“当前中国经济的复苏与以往的周期性复苏有着本质性差别,我们如果采用传统的逆周期调整方式,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简单应对,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固、内生动力不扎实等问题可能难以得到有效应对,我们需要有一个中期和短期兼顾的方法。”
6月25日,在以“夯实复苏基础的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季度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刘元春如是说道。
刘元春表示,当前的复苏受到三种力量叠加影响:第一,本轮复苏是三年疫情后的复苏;第二,本轮复苏是房地产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程度、最彻底调整期间的复苏;第三,本轮复苏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经济进入新模式之后的复苏。
刘元春特别指出,后疫情时期的复苏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社会修复向经济和利润修复,再向资产负债表修复这些阶段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指标波动,甚至出现指标的一些微调和预期波动是一种常态。
“对于当下大家所关注的一些指标回调不宜过度解读,不宜对当前经济形势所出现的一些波动解读为‘第二次探底’。中国经济依然在复苏的进程中,只是复苏的步伐不一致,复苏存在着一些急需纠正的分化问题。”刘元春称。
谈及当前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情况,刘元春表示,近年来我国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美贸易在收缩,中欧贸易总体保持正增长,但美国已取代了中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此外,我国对日本、对韩国的贸易也在收缩。与此同时,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俄罗斯、对南美、非洲等国家的贸易有不错的增长。
“我们要关注的是,美国在产业链同盟、供应链同盟布局中,在它的产业安全布局中间的一些考量,以及这些考量对于中国外贸的挑战和新的契机。”刘元春表示,美国采取的制造业回流措施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历史上“再工业化”“产业本土化”等做法,在20世纪80年代应对日本挑战时也做过。
与此同时,刘元春表示,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在改变我国的贸易结构,特别是锂电池、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件”的突破性发展,已经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
谈及未来契机,刘元春谈了三点:第一,中国大规模制造的成本优势给全球滞胀带来了解决方案;第二,商品价格下滑是中国制造、中国大宗商品净进口国的红利,我们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第三,在全球产业链缩短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必须要进行相应布局,这会带来一个新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