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能释放和技术转型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硅料环节的变局或将进一步加速。
在7月19日举行的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表示,今年上半年硅料产量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多晶硅盈利空间大幅压缩,但行业扩产持续,竞争淘汰加剧。
此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9日下午发布的周报显示,持续下跌的硅料价格在企稳微涨后,本周继续保持小幅上涨。
“近期硅料价格的反弹是受到下游装机量大幅提升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下,硅料价格仍将维持低位震荡的情况。”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业正在面临P型向N型转型的技术变革,N型硅料的占比正在逐步提升,在产能过剩和技术变革的多重因素叠加下,包括硅料在内的多个光伏环节或将出现新的变化。
硅料产能过剩
严大洲表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达65.1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4.08万吨产量增加99.3%。此外,还有3.3万吨的进口量。而需求方面仅约为55万吨,出现供过于求。
根据展示的成本分析,严大洲称,典型情况下多晶硅综合成本在66元/kg-75元/kg,目前致密料市场价格为70元/kg,多晶硅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行业扩产持续,竞争淘汰加剧。
根据7月19日下午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本周国内N型料价格区间在7.0万元-8.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7.60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2.01%;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6.3万元-7.4万元/吨,成交均价为6.74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2.59%。
这意味着,尽管目前硅料价格有所回弹,但仍在成本线附近。有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之前有些企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
硅业分会在上周的周报中称,当周检修停产的情况也有发生。截至本周,国内硅料在产企业维持在14家,其中两家企业正常设备维护检修,预计在月底前恢复正常运行;此外仍有个别企业降负荷运行,对产量影响较小。
“硅料目前的状况主要是产能释放造成的。”屈放表示,不仅仅是硅料环节,从行业整体供需状况分析,目前光伏行业各产业链几乎都处于总体产能过剩的状态。
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
根据硅业分会的判断,一方面,硅料价格已基本贴近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下游需求订单有所好转,库存压力减轻,预计后续硅料价格或将延续稳定微涨的态势。
尽管从7月份以来硅料价格开始企稳并小幅回涨。但在业内看来,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没有改善。
硅业分会也表示,供应方面,有多个新项目于7月底投产,整体供应过剩的格局并未扭转。
“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释放,多晶硅价格由原来的暴利模式,开始回归到正常经营的状态。”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依靠科技研发和差异化竞争将成为主要方式。
据了解,作为行业龙头,协鑫科技研发的颗粒硅相较于传统硅料在成本、工艺、品质等方面优势明显。在屈放看来,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结构性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是存在的,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先进产能持续不足,老旧产能持续淘汰,是行业的常态。从产业技术升级角度分析,淘汰落后产能是光伏行业近几年的主要动态。因此对于以颗粒硅为代表的先进产能而言,目前的状态是短缺的。
据了解,目前P型仍然占硅料市场的80%以上。硅业分会分析称,从供需关系来看,小幅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过剩压力将主要集中在P型硅料上。
“除了产能问题,季节性和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变动,尤其是技术的变革将从根本上影响行业。”屈放称,从硅料环节讲,落后产能面临的淘汰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一些落后产能的关停和淘汰,多晶硅价格逐渐企稳并有回升态势,这与前些年多晶硅价格暴跌的情况是不同的,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市场对光伏装机的需求量仍然在快速提升,多晶硅价格企稳回升也是必然趋势。对于多晶硅企业来说,提升品质以及差异化竞争,仍然是未来面对行业竞争的制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