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首席专家张明杰在“2024年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新形势下农业出海交流研讨会”上作《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的主旨演讲。张明杰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形势、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扩大我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提出建议。
1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大促进支持力度,培育高质量发展主体,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为出口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张明杰表示,此次在农交会期间举办的“新形势下农业出海交流研讨会”,是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的重要实践,准确把握了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趋势。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跨越新台阶。据介绍,2010年、2018年、2021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先后突破1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大关。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7.9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3330.3亿美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2%;全球占比由3%提高到16%,排名由第十一位升至第二位。
张明杰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存在四个转向:农产品出口额增速由快速增长转向稳中略增、农产品出口额由长期超过进口额转向持续大幅低于进口额、出口市场由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品类由初级品为主转向加工产品比重上升的多元形态。
针对出口市场,他特别提到,“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连年增长,2023年占比升至35%,比2013年提高近7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农产品出口2003年以来年均增速达12%,高于同期对全球8%的年均增速。目前我国农产品超过两成出口至东盟。”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产品结构基本稳定,但仍存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水平不高、获得国际认证认可不足,大型跨国涉农企业较少、农产品贸易话语权不高,关税保护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有限、农产品贸易调控难度大等问题。整体上看,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农业外贸企业市场开拓风险加大,我国农产品出口仍然面临挑战。一方面,大国博弈背景下,部分国家以“去风险化”为名,行对华“脱钩断链”之实,农业外贸企业出口信心遭到削弱。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出口“小散乱”现象难以改善,品牌化短板尚未补齐。
面对当前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挑战,张明杰认为,可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扩大我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市场。
“首先,可借鉴荷兰经验,通过科技引领和制度创新占据高端市场,特别是在种业发展上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拍卖制度稳定市场价格。也可以学习新西兰聚焦单品整合资源的战略,如通过政府统一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增强品牌影响力。”张明杰还表示,可以参考日本做法,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并构建海外平台,以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农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