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安善轩带着八岁的儿子提前40分钟到达电影院,等候大厅已经坐满了早早的观众。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常客,这是安善轩今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看的第三部电影:她买了12部电影的票,总票价超过700元。
“北京国际电影节太火了。”安善轩说:“热门游戏一票难求。我设置了闹钟来得到它。”
自本月13日开幕以来,北京国际电影节为北京电影市场的复苏注入了新的动力。10日中午12点开票,很多热门电影几乎立刻售罄。
安善轩表示,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映了很多高质量的电影,可以满足家长和孩子、中年观众等不同群体的需求。“比如,今晚的电影是一部黏土动画片。我提前给儿子看了一些电影照片,他很感兴趣。”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推动下,许多夏季电影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电影院享受凉爽的夏日。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2022年中国暑期档电影票房达77.5亿元,比去年暑期档多4亿元,出票1.98亿张,放映2503万场。
猫眼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刘振飞表示,目前暑期档市场已经恢复到最好水平,无论是影院场次还是热门影片供应量都是如此。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电影票房较去年大幅下滑。为提振行业信心,各地陆续出台补贴、减租、发放消费券等政策,帮助企业脱困。国家电影局近日宣布,将于8月至10月启动2022电影惠民消费季,联合电影售票平台发放1亿元电影券。
浙商证券研究所认为,1亿元的电影补贴有望拉动50到10亿元的票房增量,促进行业需求端的复苏,进而催化供给侧释放优质产能。
数据分析机构艾媒咨询预测,目前中国线下影视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但随着疫情的缓解和人均文化娱乐支出的增加,2024年中国影视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18亿元。
除了电影产业,体育市场的表现也是亮眼的:疫情下的“健身热”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付费健身课程,飞盘、桨板等潮流运动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红...有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能够抓住机遇创造独特价值、勇于创新的健身房将在应对疫情的考验中脱颖而出。
适应性和灵活性是一些健身机构面对困难的重要方式。例如,位于北京的洛克空间早些时候推出了一个在线收费课程,通过社交软件与团队成员保持联系。这家机构的负责人储震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在家锻炼的便利性满足了很多人的运动需求。
行业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很多健身应用的月活跃用户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会和朋友约好在健身房参加网络课程。”25岁的紫萱是一名长期的健身爱好者。今年,她花了2万元上了48节私人课。“这是我最近最大的一笔体育支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的作用。《2022年全民健身趋势报告》显示,67.5%的7岁及以上中国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较2014年增加了18.5%。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健身房,桨板、飞盘、骑行、露营等潮流户外活动在社交平台上迅速流行起来。
楚震也是一个飞盘爱好者。他一周最多参加过8次飞盘活动。“飞盘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能让你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去专注,进入一种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除了传统的培训和私人教育课程,洛克空间还提供飞盘和户外课程。“这些课程很受欢迎,因为它们不受疫情限制,参与度高,对新手友好。”
根据JD.COM的数据,“8·8北京体育消费节”期间,体育相关服务和实物商品消费快速增长。户外服务订单环比增长56%,out鞋服成交额同比增长81%,骑行成交额同比增长55%,游泳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