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20日,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万物互联时代使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数字经济使实体经济突破时空和计算能力的限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使数实融合的工业峰会成为交流新思想、展示新产品、启迪新思维、分析新趋势的快速交流平台。面对当前经济面临的多重挑战,创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在数字化浪潮下,应进一步加快“变革”中的创新。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线活动成为一种繁荣,数字经济及其衍生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乘势而上。几乎没有纯粹的传统行业,每个行业都或多或少有数字的身影。把数据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嵌入资源行业,会产生难以想象的效果。”杨志明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推动智能制造引领全球制造业变革。数字使能资源产业的创新将推动山西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一批智能制造、智能矿业、智能能源和“云时代”、“酒鬼云”、“成熟云”的品牌企业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新动能的支柱板块,使“资源山西”、“工业山西”向“数字山西”、“智能山西”跨越。
杨志明认为,创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近年来数字经济的成功实践,面对当前经济复苏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冲击能源、原材料的挑战,内陆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人才挑战,以及众多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产生的市场挑战。山西数字经济新发展的“信心”,来自能源基地大量资产数据的积累,来自海纳传承晋商、创新市场的“传”。每一个走进山西,来到晋阳湖峰会的人,都受到了创新的影响和数字化的感染。把分散的数据整合起来,产生新的效益,这就是创新。
杨志明指出,“大智慧移云至15G”的新技术革命,使新的商业形态“无中生有、层出不穷”,传统产业“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合力,推动人力资源开发。趋势变化有三:一是需求从数量型向数字质量型转变。中国是一个技术大国,拥有2亿多技术工人和近6000万高技能人才。第二,供给正在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数字化让线上工作者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一大批新生代投身于数据驱动、网络支撑、平台协同的新型现代服务业态。
杨志明强调,在数字化浪潮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转型”创新:
一是要加快机制创新,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开放就是与时俱进。工业化时期分工越细,效率越高,网络时代越融合,产生的新效益就越多。实践表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往往是“叫人做别人做的事,经济利益就要调动几千万”,让“数”出效益,“数”出收入,最大限度释放劳动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要素的能量,让数字经济能够
二是加快数字赋能的技术创新。紧跟技术进步的前沿就是高科技。即使机器取代了人,也很难取代人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灵活性。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要努力建设透明生产、数字化工厂和智能矿山,加快智能制造的迭代升级。在建设先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新发展中,引领一大批中小企业快速升级到智能制造时代,龙头企业发挥着引领作用。工业时代消耗的多是电和材料,而智能制造时代,数据和算法成为越来越有价值的新生产要素。
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和场景应用的模式创新。推动工业互联网产智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智能融合、人力资源服务线上线下人智融合。新制造正以新营销形成新产业链。智慧的场景,正在用智能和计算能力不断延伸和放大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极限,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嵌入智能人力资源服务的场景,正在让产智一体的智能制造延伸到人智一体的网络营销的兴起。
四是加快数字经济人才创新。“两才”和“回城”并重,是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人力资源纵向提升,激活休眠人力资源潜力的战略举措。只有提高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谁先聚集了数字经济人才,谁就有高质量发展的机会。中国劳动学会的研究表明,中国将进入高技能人才主导的“技工时代”,将从“人口红利”向“技能红利”转变,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跨越。让工业程度集中的太原率先从制造业之都变成“智力之都”。智能制造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工人,技术新奇的线上劳动正在逐渐改变生产线上枯燥的劳动。
五是加快数据要素采集的环境创新。让人才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数据流源源不断地流入山西的经济“洼地”和人才高地,让每一个进入“云”时代的员工都像进入了“磁场”,都能不断地“刷新自己”,在岗位上释放潜能。
“疫情尚未结束,创新正在进行。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凸显了数字经济的作用,‘抗疫红利’的释放为数字经济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数字经济将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拥抱数据,创新无限,山西无限,发展无限,人才无限,未来无限。”杨志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