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新龙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烹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灿烂,她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世界烹饪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怎么把烹饪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这二者其实一直都是水乳交融的,中国的美食离不开烹饪的各种技巧,同样也离不开文人墨客们的奇思构想,很多著名的菜式都是这些文人们想出来的。从菜品的名称,到如何制作,到如何摆盘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有机体现。易牙以厨道来譬讲如何治理国家,“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结合了,而是一种升华了。孔子讲“肉割不正不食”,这也是用饮食之道来讲述大道。孟子将“君子远庖厨”,更是一种精神的境界。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大道三千,厨道也是其中之一,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精粹。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烹饪文化,促进烹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长垣作为中国烹饪协会首家命名的“中国厨师之乡” 和“中华美食名城”,在中国烹饪协会和上级文化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斥资兴建了“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 这是我国第一座以烹饪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为探寻中国烹饪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前往了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本馆坐落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食博园内,陈展面积4500平方米,内部分为:“中华烹饪,源远流长”、“天下滋味,悉在庖厨”、“食治养生,讲究中和”、“万变干姿,筵席艺术”、“海纳百川,厨乡长垣”五个展厅。布展以烹饪历史为主线:以场景复原、文物陈列、历史人物介绍为内容,理清各个历史时期中华烹任文化、中原京饪文化在不同菜系、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发展的脉络,彰显了中国烹饪文化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东方魅力……
走进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中华厨祖伊尹的铜像,伊尹,伊姓,名挚。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伊尹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
从史料记述中可知,伊尹先是当过奴隶的,幼年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发明汤液,汤液的发明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伊尹说,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不得违背用火的道理。调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别用心去掌握体会。烹饪的全过程集中于鼎中的变化,而鼎中的变化更是精妙而细微,语言难以表达,心中有数也更应悉心去领悟。因此伊尹也被誉为中华厨祖。
首先我来到了第一展厅,从中国烹饪文化的历史开始讲述,从一百七十多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的第一个火堆燃起,从五千多年前河南新郑市的裴李岗人陶罐中的第一缕香味飘出,中国烹饪文化的发展就此迈出第一步。从此无数个日改里的无数个灶头,发出的光亮和制造出的美味,让历代中国人的生活娈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宋代是中国烹饪达到鼎盛时期的320年,特别是在北宋,农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辋川图是唐代诗人王维根据自己晚年所居辋川别墅周围的环境所作,后为五代时尼姑。著名女厨范正依据此图拼凑出辋川小样风景拼盘,每道菜上都附有王维的诗歌一首,正所谓菜上有风景,盘中溢诗歌。
我们常常说满汉全席,但是你知道满汉全席有多少道菜吗?满汉全席通常上菜至少有108种,南菜54道,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全席菜式有甜有咸,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惊奇,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中国烹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在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响,也在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着长期的互动和传播;不但兼收井蓄,而且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周边国家烹饪文化的影响更是显著。
张骞出使西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玄奘求法,郑和下西洋,以及传教士等都极大的促进了中外饮食文化交流,
烹饪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食材,更有调味品的奇妙作用。我们的祖先经过漫长的探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调味品。制作调味品的工艺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长垣烹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国烹饪史上举足轻重,自古就有长垣村妇,赛国之厨的俗语,自明清史记载以来,长垣厨师更是达到极致。以铡、标、间煮、烹饪技法和和平为新的特点风格,独领风骚,其烹饪技法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孟诜,唐代医学家,对食疗和养生颇有研究,主张以善为补药,食同源。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汇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世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筵席专指为人们聚餐而设置的成套菜肴及茶酒。由此形成的传统规范和文化习俗,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著名的千叟宴是皇帝邀请老人参与的敬老活动,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
从行为上看,先秦时期是一人一席,清末民初都用八仙桌,取四平八稳之意,解放后用圆桌取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在筵席礼仪上,遵循严格的长幼尊卑。
鸿门宴中的项羽,项伯朝东而作,最为尊贵,范增朝南而坐,地位次于项羽、项伯。刘邦向北而作,张良因地位卑贱,只能朝西而坐。
筵席的发展,涌现出了歌舞表演、猜拳、吟诗作对等形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流动交往的需求增多,催生了大量的市场。饭店餐馆便应运而生,并逐渐在城镇的商业繁华地段汇聚成餐饮市场,一代代烹饪文化便被以此形式完整保存下来。万变千姿的筵席文化,丰富发展的古今烹饪饮食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灿烂的精神文明。
长垣自古就有尚厨之风,以厨师众多、技艺精湛著称于世。早在北宋时期,就形成了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庵菜和民间菜五大体系,在烹饪历史上独树一帜。如今,长垣厨师更是遍布世界各地,烹饪业已经成为长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3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发文命名长垣为“中国厨师之乡”。
与浩瀚的中华烹饪文化海洋相比,本馆的展览只是沧海一粟。但愿我们能够从中感悟中国烹饪文化的厚重与深邃,领略中华烹饪文化的绚丽与风采!
民以食为天。烹饪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岁月里探索、创造的结品,是传统文化之精髓,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辉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赋予烹饪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博物馆内陈展不管是形而下的器物,亦或是形而上的礼仪,无一不体现烹任文化自身的内涵。悠久而厚重的烹饪文化不但滋养了我们的祖先,并将继续造福于世人。面对它们,我们心绪难平,敬意油然而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为了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精华,让更多的人了解烹饪文化,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这支奇葩永驻记忆,代代相传。
行走在烹任文化博物馆,仰瞻先人创造的文化瑰宝,传承和保护优秀的烹饪文化,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