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钙钛矿电池再次被官方“点名”认可。
近日,科技部等九部门发布《科技支撑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实施方案》,提出研发高效硅基光伏电池、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等技术。
两个多月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也强调要掌握钙钛矿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制备和工业化生产技术。
与此同时,新能源头部企业开始加大钙钛矿电池的研发力度,不断推进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
"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需要突破稳定性问题."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席秘书长路金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面积钙钛矿组件在工况下的衰减能够达到晶体硅光伏的稳定状态,需要相关新材料的突破和晶化工艺的优化。
新能源龙头企业
活动布局
不仅是政策层面在鼓励钙钛矿电池的技术研究,很多上市公司也纷纷表态,正在加大钙钛矿电池的布局和开发。
日前,隆基绿色能源总裁李振国在中国工程院创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工程》上发表文章称,未来10年,晶体硅电池仍将是光伏行业的主流技术。然而,要实现高于28%的电池效率,仍然需要深入了解影响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因素,并探索有效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如果未来几年钙钛矿电池的寿命和大面积效率损失能够得到有效改善,钙钛矿和晶体硅叠层电池有望成为未来高效电池的主流。
通威股份在今年半年报中也提到,公司已全面启动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很多投资者向上市公司询问钙钛矿电池的研究进展。
京山轻机表示,公司已发运钙钛矿电池设备,正在积极安排和进行相应的技术储备。
中交所在回复投资者时表示,其钙钛矿叠层电池正在研发中,现阶段重点是与钙钛矿电池匹配的底层电池的研发。
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在今年5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钙钛矿光伏电池研究进展顺利,正在建设中试线。
值得一提的是,钙钛矿电池受到上市公司青睐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效率的提升。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钙钛矿电池具有极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上限,具有大规模商用的潜力。新型钙钛光伏电池理论单层效率可达33%,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可达43%。产业链大大缩短,制造效率显著提高。
“未来钙钛矿电池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空间大。可能是发电成本最低的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北京特一阳光新能源总裁齐海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钙钛矿电池技术更多的是为晶体硅电池技术赋能,采用钙钛矿技术的HJT异质结叠层电池应该是技术集成的最佳突破路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0%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这是仅仅依靠晶体硅技术的电池无法企及的。很大程度上需要钙钛矿科技的赋能和加持的合力。
新一代光伏电池
加速工业化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变革,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的新路线不断涌现。
通威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光伏行业技术更新,产品更新换代快。近年来,托普康、HJT、IBC等新一代晶体硅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薄膜、钙钛矿等非晶硅技术路线也取得快速发展。新一代电池技术对硅材料的质量要求更高,预计对N型材料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如果公司跟不上前沿技术和应对市场变化,可能会造成公司竞争力减弱的风险。
在上市公司的积极布局下,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前景越来越清晰。
据了解,目前,由GCL光电生产的全球最大的尺寸为1m×2m的钙钛矿组件已经下线。投资建设的全球首条100MW生产线已在昆山完成厂房和主要硬件建设,计划2022年投入量产。
GCL光电表示,钙钛矿组件将很快在发电量和千瓦时成本上超越目前主流的晶体硅组件,下一代光伏电池已经到了量产和应用的临界点。
7月6日,杭萧在互动平台表示,子公司赫特光电计划于2022年底投产首条晶体硅膜+钙钛矿叠层电池中试线,目标转换效率超过28%。
7月28日,仙纳光电在浙江衢州举行首批α模块交付仪式。交货量为5000件,用于省内的工商业分布式钙钛矿电站。从新技术产业化周期来看,钙钛矿电池已经开始走向生产线。
路金标进一步表示,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这就需要全产业链各端的工艺创新、设备升级和光伏发电系统的配套优化。
“钙钛矿电池虽然投资成本低,转换效率潜力大,但衰减快、寿命短、难以实现大尺寸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解决和改进,才有大规模商用推广的条件。”海威说。